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身兼三职”的创意团队,用文化激活城市历史街区

识城计划 一筑一事
2024-09-03


发现新的城市“细节”




“Insight of Urban Renewal · 识城计划”


随着城市化过快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城市更新”的话题在不同的场合被频频提及,它被视作人类对未来城市的想象,也是打破城市固有模板、激发城市活力、改善人类生活的重要举措。


当人们将更多目光投向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建筑肌理与业态创新中时,我们将从媒体视角出发,持续探访、记录有价值的城市更新实践案例,也从参与者的角度出发,对话那些拥有专业见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学者、建筑师、运营者,以及投身城市更新的多方人群……


共同探讨城市更新的意义、它在更新什么、又是如何更新以及更新后有何变化等话题,希望为城市的未来规划提供些许参考路径。


· · ·


以创新思维与视角,

探索和记录当代中国城市的更新进化。



编者按///


在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尤其是社区更新如火如荼地进行,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工作室也在这个领域耕耘。


如果说设计可以让建筑“焕发新意”,那么有效的运营,植入合适的业态,激活社区邻里关系,才能保证空间长久的生命力,这更需要站在城市发展、伦理发展、文化激活等多个维度进行研究和观察。基于此织城网络(Urban Network Office)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综合性团队。


5年时间,依托原本的建设设计的优势,将城市研究的方法运用到工作中,聚焦“城市研究”,关注文化特征与历史,织城网络通过“公共艺术”等丰富的形式,企图促进“文化再生”,做了一系列公共空间实践。


上海武康大楼下曾经用作汇丰大药房,药房搬出后空间被闲置,经过织城网络的改造,成为一个艺术文化空间,是城市更新案例中一个不错的样本。


· 改造后的空间。图片由织城网络提供



药房变身艺术廊


“上海颜王”盛名之下,武康大楼门口人山人海,看看建筑拍拍照似乎已经挺有乐趣,但大楼底层还有个好玩的艺术廊——城市交集(URBANCROSS Gallery),藏着很多意想不到的文艺惊喜。


武康大楼诞生伊始就是人们居住之所,底层即为商铺,经营内容均为人们日常所需之用,“城市交集”现址的前身是汇丰大药房。


· 改造前旧影。图片由织城网络提供


完成这项空间改造的就是织城网络(Urban Network Office)团队。他们通过开放与合作的方式进行城市研究,并力图通过多元化的公共艺术形式来激发城市空间活力,助力城市地区的文化再生和可持续发展。在团队创始人、建筑师童明教授的带领下,自2014年起,一众具有建筑、设计和艺术背景的专业人才和梓耘斋建筑事务所的专家们已在上海创造了数个城市更新项目。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东湖路和延庆路交叉口的“衡复微空间”,以及艺术展览。图片由织城网络提供


2017年11月,他们将东湖路菜场的转角打造成“衡复微空间”,2018年完成了贵州路109号的改造。他们与各类文化、艺术机构、大学院系、民间组织和社区等多方联动,举行了艺术、建筑、戏剧和学术等各类活动。


· 贵州路109号改造之后。图片由织城网络提供


2020年疫情之下,团队在2个月内,高效地完成了药房改造。他们遵循历史建筑保护性修缮和改造的原则,重新设计空间布局。据织城网络团队成员、梓耘斋建筑的建筑师黄潇颖在先前媒体采访的介绍,团队拆除室内多余的隔断和装饰,墙面改为白色展墙,营造出敞亮的视觉效果。


· 改造完成的“城市交集” 外景。摄影:田方方


同时,设计团队在沿街处增设落地玻璃窗和一扇45度角开放的落地玻璃旋转门,展现空间欢迎人们到访的亲和姿态。


织城网络的空间运营负责人林昭宇告诉澎湃新闻,占地约100平方米的“城市交集”将凸显衡复街区的时代活力以及街区联动的积极氛围,它将聚焦历史、城市研究、社会人文、当代艺术等方面的议题,经由展览、行走等多样的活动形式公众建立连接。


· 改造完成的“城市交集” 外景。摄影:田方方


她回忆说:“改造期间,住在武康大楼里的爷爷奶奶们都关心着我们,他们的热情和包容激励着我们做到最好,为大楼和街区带来出新的气象”。



展览不停

“希望”不止


“城市交集”自7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马不停蹄地举行了多场展览。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构造未来》展览。图片由织城网络提供


暑期档的开幕大展《构造未来》由建筑师柳亦春及艺术家殷漪合作作品《美术馆》、建筑师童明的《马赛克乌托邦》和建筑师袁烽的《生产游离》组成,从“废墟”、“碎片”和“数字”三方面诠释未来建筑。


9月,团队联合哈佛大学文理学院中国艺术实验室CAMLab举行了《火梦》沉浸式影像展,通过戏剧性的音画编排,将人类感官体系投射到物质媒介中,营造物我两忘的虚实体验。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火梦》展览。图片由织城网络提供


11月中旬,青年艺术家沈凌昊的个人展览《希望》亮相,呈现了两件全新场域特定装置作品。


这位喜欢探索时间、记忆与个体经验的“85后”艺术家试图将疫情之下的观察和情感触动都凝聚在创作中,他将空间变成动静皆宜的沉浸式剧场,蕴藏巧思和妙想。展览的外部空间作品《“岛屿”系列——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所以才需要光》乍一看就相当酷炫好玩。展厅由对应7色光谱的彩色感光纤维所覆盖,中央天花板上的定向光源装置会以匀速或变速两种状态平缓旋转,并对空间内多个方向定向曝光。观众在作品任何角落的动作姿态都会被捕捉且短暂记录在空间墙上,然后随着时间而消失。


· 《希望》展览现场。图片由织城网络提供


有意思的是,出现在同一个位置的不同观众的身影会时不时地叠加与碰撞,从而形成时空穿梭的相遇,它为人们提供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与神奇的拍照体验。


· 《希望》展览现场。图片由织城网络提供


沈凌昊最早从事摄影艺术研究,对于光影的变化有他独到之见。 他觉得影子是个体的分身,是光穿透身体留下的生命痕迹。他通过对于感光材料的巧妙运用,将每位观众的影子在曝光后将同时显现在同一片场域之中,观众的影子象征着个体的“孤岛”,并通过光彼此连接在一起。在空间层面上建立了人与人相互关联的视觉隐喻,在疫情的大背景之下,更有了修复人们彼此心灵的裂痕和疏离,治愈人心的深意。


而内部空间的作品《“岛屿”系列——向橘色的天空呐喊》,则是他为此次个展的特别制作的全新作品。赤红色的感光墙面上悬挂着15幅雕刻成世界各地岛屿形态的光敏媒介图像装置,并由空间中央环形运动的火车装置照亮。


· 《“岛屿”系列-向橘色的天空呐喊作品悬浮15》影像经过光敏技术制作与铝板之上,以及嵌入的天然夜光矿石。由Shiny Art善怡艺术供图


一座座“岛屿”带着神秘且丰富的趣味。图像装置上的内容是艺术家在阿那亚夜晚的海岸线上将光指向虚空的影像记录,并通过光敏转印技术制作于铝板之上,图像表面还镶嵌他收集的天然夜光矿石。


安装于作品背面的紫外线灯会根据火车的运动光源以及空间中的声音频率产生多形态的交互变化,而与之相对应的感光装置与夜光矿石的表面,会因为感光材料的“留光现象”记录下闪烁、变化、运动等多形态的光的轨迹,并随着时间慢慢消逝。


· 展览开幕现场,沈凌昊演唱《向橘色的天空叫喊》。图片由织城网络提供


除了光影流转,作品还带有乐声。展区内循环播放着上海乐队“顶楼的马戏团”的歌曲《向橘色的天空叫喊》,而红色感光墙面上时隐时现的橘色天空影像则是2020年9月因持续山火而被染成的旧金山的天空影像画面。沈凌昊坦言这件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他说:“疫情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如同身处一座孤岛之中,一直听到世界各地很多糟糕的新闻,但我依然相信的每个人心中的岛屿会因‘希望’而再次链接。正如同很多人都觉得旧金山今年出现赤色天空异象是‘世界末日’的前兆,而我则相信这是橘红色的天空在叫喊”。


“年初居家隔离的时候,我从家里的窗口眺望,空无一人的街道,寂静的花园,每个人都宅在家中,躲避危难,就像一座座孤岛。疫情对世界带来极大的破坏,大量的死亡,无处不在的恐惧,人不得不戴上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这些客观的行为会对主观心理造成隔阂,我认为相比疫情本身的破坏性,每个人心灵距离的裂痕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治愈”,谈及此次展览创作的初衷时他说,“在这次的展览中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对疫情下所产生的身体的隔离,心理的疏离,做出我的诠释和回应,并将‘希望’再次聚集。”


· “城市交集”还有一系列趣味文创纪念品。图片由织城网络提供


织城网络的媒体和展览负责人张琪表示,“城市交集”希望为人们讨论公共话题提供多元形式的平台,让更多人分享见解,碰撞火花。她说:“沈凌昊通过影像、声音、新材料以及空间动态来探讨生命、时间和希望。我们也期待观众各抒己见,表达出疫情之下,内心的所感所思”。


据悉,《希望》将持续至2021年1月24日。


*以上文字内容授权转载自澎湃新闻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阅原文


-


一筑一事 × 织城网络

独家专访



Q1:请简要介绍一下UNO。


UNO:UNO是梓耘斋建筑工作室(TM Studio)的一个并行团队。成立的契机一方面是因为工作室当时在上海西岸艺术示范区盖了一栋小展厅,有运营工作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2015年前后,工作室的建筑团队陆续在参与上海市虹口区甜爱路片区、徐汇区东湖路-新乐路片区的城市更新研究工作,建筑团队在有意识地想要建立起一个能够结合城市研究和建筑设计的更加清晰的工作方法,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更加关注城市研究、内容策划和空间运营的团队,因此新团队应运而生。我们认为城市是一种网络化编织体,于是就取名织城网络(Urban Network Office)。


团队于2020年落户到武康大楼——上海最有文化底蕴的历史建筑之一,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拥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学,遗产保护,艺术策展,和平面设计等等,我们也通过开放的研究平台织城研究室(UNO Studio)来接纳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参与。


Q2:请介绍一下“城市研究”,“公共艺术”和“文化再生”三个板块。


UNO: “城市研究”关注具有文化特征与历史积淀的城市地区,结合建筑历史与城市发展史的研究,深度剖析这些地区城市遗产的历史意义,并积极发掘其中新兴地方文化的潜力。在城市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策划并制作相关的展览,邀请拥有专业学术背景的导师组织“城市行游”活动, 从而使我们的研究能够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进行传播。 “公共艺术”通过我们运营城市交集(Urbancross Gallery)系列空间,联合民间组织、文化机构、大学院系、独立策展人、艺术家,展示多样的艺术与文化,通过“公共艺术”促进空间与城市的互动。


我们还关注历史地区的城市“文化再生”,希望通过创意设计,为历史地区的城市文化传播打开新的窗口。通过解读城市历史文化的基因,促使创新能够在不同的深度和维度上进行发展,从而使凝固的文化积淀能够再生为新兴的文化经济。


· 梓耘斋建筑工作室。摄影:陈颢


Q3:关于城市更新,UNO 秉承什么设计理念?


UNO:上海历史城区自建成以后的近百年时间里,城市肌理几乎没有太大变化,不断变化的,是随着制度、产权关系、社会生产等等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微观层面上的功能碎片化和空间异质化。随着这些微观空间细分与边界的不断强化,人们更多关注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私有空间,对于街道、城市性(urbanity)的公共空间则缺乏关注。这可能就是城市更新这个议题所对应的“存量空间”这一特定问题。我们面对的是各种已经附带有关系属性的多种空间的复杂编织,我们要在这样的现实世界之中思考工作方法,完成既定的项目目标。因此, 梓耘斋建筑从事设计,而UNO虽不直接从事物质空间的设计,但是会体验、观察、研究城市,并介入真实的场域。虽然两者是并行团队,但核心理念高度统一。我们很少用“新”与“旧”的二元论来看待一个项目,从而讨论“拆除”还是“保留”。我们更愿意将我们的工作对象看成一直“活着”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看,就要从长远的发展考虑一栋建筑/一个街区,为了适应现在、迎接未来,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


Q4:为什么想要将这个药房改造成艺术空间?


UNO:武康大楼底层的药房已经在武康大楼底层存在很长时间,但是我们接手这个空间的时候,其实大楼底层的业态都已经全部搬出,而我们其实是刚好将“城市交集”的空间实践介入了一个新的闲置空间。


Q5:请介绍一下老药房建筑改造前的建筑情况。


UNO:以前的空间整体比较昏暗,面对街道的窗口也没有现在这么开放。另外空间中的分隔和装饰物都要更多一些。但是我们准备要入驻空间时候,药房已经基本都拆除清空了。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改造前的药房。图片由织城网络提供


Q6:关于药房改造,UNO是如何处理建筑本身的历史文化的?是修旧如旧,还是去旧换新?


UNO:应该引入什么样的功能,其实有很多的思考。在设计之初,建筑师邬达克就在一层的沿街设置了经典柱廊和店铺,建筑师可能并没有设定某一个店铺空间必须是怎样的业态,或者是具有怎样的空间属性,而是为底层空间留足了可能性,以备未来能够适应和激发这栋建筑在当下所能代表的一种城市活力和都市性。武康大楼底层空间基本都是带有文化特征的店铺,而我们的“城市交集”系列空间实践也是因为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征而入驻到这里,所以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在武康大楼的门廊之下继续延续和激发这栋建筑的生命力,带来文化活力。在针对空间做改造设计的时候,我们没有采用任何具有历史符号性的设计,因为这栋楼和空间外部的门廊已经有充分的历史感了,所以我们做了一个白色的“抽象空间”出来,它是退在整个历史界面的后面的。我们希望“城市交集”空间实践项目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客厅”,有着灵活可变的空间,并通过容纳各种各样新兴的文化内容去拓展这栋建筑和这个街区的文化内涵。


Q7:你们如何看待艺术之于社区的意义和价值?


UNO:“城市交集”空间项目确实跟很多艺术家有过合作,一开始并不确定这样的小型艺术展览是否会被社区或者城市街区的在地所接纳。比如在“衡复微空间”的时候,我们邀请智利艺术家卡米拉 · 皮诺盖伊(Camila Pinogay)来展厅做一个展,她与周边社区居民是彼此陌生的关系,但那些可爱的小小艺术品却大受欢迎,很多居民还有路过展厅的人都会进来看,拍照,还有讨论,这是一种非常具有“都市性”的体验,只有大都会里的社区才会有这样有意思的事情发生。我们认为这些围绕艺术所带来的文化体验还有分享,以及这些乐趣,能够塑造出很不一样的社区。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艺术助力社区更新。图片由织城网络提供


我们也曾以“艺术助力社区更新”为题,做了一次公益活动。2019年我们入驻上海贵州路街区,街区的老龄化十分严重。因此,我们与Drawing Shanghai合作兴趣活动,收到了写生画作捐赠近40件,之后我们通过举办展览将画作和衍生品进行公益售卖,所得收益全部用于给位于贵州路街区的云中居委社区添加适老化设施,提高老年居民生活的便利与安全。目前项目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现在正在腾讯公益平台以“关爱老人,温暖社区”项目展开公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关注我们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是一次很小的尝试,最后我们通过艺术品募集到的善款为街区采购了一些手杖,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做一些规模更大的尝试。


Q8:您们希望通过这次改造达到什么目的?


UNO:“城市交集“空间入驻到武康大楼完全是个偶然。入驻之时遇到疫情发生,整个世界都停止运转,美术馆、博物馆都宣布暂停之时,我们对于“网络”(network)这个单词产生了犹豫,也开始思考到底要不要去做改造,但最后我们还是坚持去做,无论这个世界如何改变或者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对于建筑、艺术、文化的热爱都会帮助我们编织起一个“网络”,让我们联系彼此。


-



关于织城网络

织城网络(Urban Network Office),简称UNO,成立于2015年,是一个将城市研究和建筑设计结合起来,聚焦城市发展、内容策划和空间运营的团队,工作领域涉及城市研究,公共艺术和文化再生三个板块。



-


主编  |  牧之、鹤鹤

编辑  |  希希

撰稿  |  朱喆、希希

摄影  |  详见图注

校对  |  邱子

设计  |  小杨


-

延伸阅读

 “识城计划”之上海发现 


上海黑石公寓:

100年前中国最好的公寓,今天奏响年轻人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筑一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